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介绍 >> 正文 >> 正文

探秘十三陵明朝时,天寿山陵区内除了帝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6/4

本期内容为第十六期

十三陵附属建筑(二)

延伸阅读

天寿山陵区内除了帝王陵寝、妃坟园寝外

还曾建过哪些重要的建筑?

明朝时,天寿山陵区内除了帝王陵寝、妃坟园寝外,还曾建有一些服务性或纪念性的重要建筑。

服务性的建筑主要有时陟殿、行宫、九龙池、工部厂等。时陟殿位于大红门内路东。俗名“拂尘殿”、“弹尘殿”。为帝后谒陵的更衣之所。其建筑有正寝二殿。正殿名“时陟殿”,门名“时陟门”。有围房六十余间,周植槐树五百余棵。毁于清初。旧行宫,位于龙凤门西北。为帝后谒陵的居住处。嘉靖十七年(年)新行宫建成后废弃。新行宫,位于永陵神宫监南。嘉靖十六年(年)建,次年竣工。其建筑有重门及正寝二殿。正殿名“感思殿”,门名“感思门”。有围房五百余间,为帝后谒陵驻地。毁于清代初期。九龙池,位昭陵南翠屏山下,原有方池,壁嵌石雕九龙头,泉水从龙吻中喷入池内。嘉靖十五年(年)世宗命建一亭一台于池北,亭名“粹泽”。为帝后谒陵事毕临幸之所。工部厂,位于七空桥东河北岸。为陵区施工基地。明朝时,其西有龙王庙,厂内有内官监掌外厂衙署。均毁于清朝初年。

纪念性的建筑为圣迹亭。位于今十三陵水库内平台山上(今九龙游乐园所在地)。嘉靖十六年(年)建。世宗建造此亭目的,是为了更正该亭所在山的山名。当时人们将平台山也称为天寿山,与长陵后的主山天寿山常常混为一谈。所以,世宗命将这座小山改名为平台山,并下令建造了圣迹亭,以纪念明成祖曾在此山上饮酒的一段史事。建成后的圣迹亭为圆亭式,周围白石护栏,盘旋数十级而上,世宗亲题“圣迹”作为榜额。并在嘉靖十七年在亭内躬祭永乐皇帝。因而,该亭又存在着纪念意义。该亭于清初时毁坏,目前已无遗迹保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