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新闻 >> 正文 >> 正文

关捷谈史顺治迁都之握手言和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8/7
北京著名皮肤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210114/8589789.html
北京著名皮肤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210114/8589789.html

知史局期

作家︱关捷

《顺治迁都》实体书籍

(接上一期)

日本天皇是日本皇帝的称号,相传天皇为日本神话中的创世之神天照大神的后裔,所以,叫天皇,也是神道教最高领袖,是这个国家的象征。从日本神话神武天皇到我们故事中的后光明天皇,已传了代。从未改朝换代,万世一系,也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葩。

日本天皇名称最早文字记载,是在公元年日本颁布的《飞鸟净御原令》。日本天皇制是世界历史上最长的君主制度,也就是说,日本从古代起没有改换朝代,始终都是皇室一系。由于年代久远加上大量神话色彩,难以断定古代天皇真实性。从第十代崇神天皇(前年——前29年)开始,考古学才能确认其实际存在,自应神天皇始的历史之可信度才大为提高。

后光明天皇(年4月20日-年10月30日),是后水尾天皇的第四皇子,他名叫绍仁,幼名叫素鹅宫。母亲为公卿园基任之女园光子。年,9岁的他被立为太子,第二年,他的姊姊明正天皇让位,他成为天皇。这个人的性格相当激烈,对于幕府方面多少有些抵抗之意。但他根本没有能力抵抗。另一方面,他是个爱好学问的人,后期,他受到当时儒者藤原惺窝的影响,积极引进朱子学。年,罹患痘疮而亡,葬在月轮陵。他的死,一般认为,是与抵制德川幕府失败有关。

后光明天皇住在京都的皇宫里,这是个名叫御所的地方,从公元年奈良迁都到明治维新的年中,它一直是历代天皇的住所。整个建筑样式,都体现了是中国唐代的风格。

8月初的一天早上,后光明天皇在清凉殿召见德川家光。

清凉殿,也叫中殿,全部刺柏木结构建筑。清凉殿,是天皇日常起居处。在清凉殿的外面有一个木质结构的小楼房,是“御学问所”,顾名思义,这里是讲学的地方。实际上,天皇有时也在这里接见亲王、摄政,举行歌会。这是书院风格的木质结构的建筑,室内共分6间。

后光明天皇特别选择在这里召见德川家光,是暗示他读书才是正道,别见天舞刀弄枪地吓唬人,要不,有本事就到中国大陆,或者到朝鲜,就像丰臣秀吉那样。

后光明天皇的这条小心机,大他30岁的德川家光一眼就看透了。他在心里暗暗骂道:“素鹅宫呀,你就是一只蠢鹅,你懂个什么?本将军随便从身上取下一根毛发,就够你学习十年八年的。”

本来天皇召见,作为将军,德川家光应按时来到清凉殿,但他有意来得晚一个时辰,表示自己对后光明天皇,这个十一岁的孩子毫不在意。

时代不一样啊,现在是幕府时代,天皇说了没那算,说了算的是,是幕府将军。

日本的幕府时期,开始于年,终止于年,共年。

在这个期间,日本的实际统治者是武士阶层的代表“征夷大将军”,而天皇则成为傀儡。

年,德川家康被任命为征夷大将军,在江户设立了幕府,传至第3代将军德川家光时,幕府机构大体上已经完备。幕府领地约占全国土地四分之一,其余由诸侯领有,他们叫诸侯为大名,实际上就是藩国的国王。将军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下设老中两级,决定政策,统辖政务,负责控制朝廷、大名与外交活动;另外,还设若年寄,负责掌握幕府领地与直属家臣,还设寺社、江户町、勘定三奉行,分掌寺社、财政与江户市政、幕府直辖领地内的诉讼。幕府在直辖领地设郡代或代官,通过测地、村年贡承包制、五人组制等,直接控制农民。这样严格的制度,使德川将军的权力比镰仓、室町时代要强大得多。大名,是各藩国的统治者,他的下面设有家老、年寄等,是直接统治人民,拥有领地的行政、司法和年贡征收权等。幕府又设巡见使及被称为目付的监察官,让他们去监督各个藩国,并采取大名参观交代和大名改易等办法来控制大名,虽然如此,但各藩国仍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形成在德川将军控制下的各藩国分割统治的政治体制。直到了17世纪末,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幕藩体制出现危机,表现为幕藩财政困难,农民起义频频发生。为了应付这些危机,幕府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40年代,先后实行享保改革、宽政改革、天保改革等手段,但都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年,日本的民族危机又加剧了封建制危机。萨摩、长州等西南强大的藩国,在改革派下级武士推动下,逐渐采取与幕府不同的政策,殖民兴业,抵抗外敌。在幕末农民起义和萨长等西南强藩为中心的倒幕运动压力下,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于年末,被迫宣布“奉还大政。”

但在此刻,在德川家光的幕府时代,将军的势力是远远超过天皇的。话虽是如此,但德川家光又不得不对天皇保持一点可怜的尊敬,天皇嘛,毕竟是国家的象征。所以,天皇下召要见他,他还是来了。他同时也想趁机看看这个娃娃皇帝有什么思想变化。

德川家光自幼失去母爱,内心成长有些变态,他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只要喜爱的事,他会不顾一切。德川家光在清凉殿的长廊里慢悠悠正走着,忽然,竹帘一动,他看到一个美妙的少女走了出来。

德川家光认识,这是刚刚选进宫不久的加代,一位大名的女儿,年满十岁,应该算是储皇后。体态轻盈,模样秀丽。她看见了幕府将军却并不躲闪。深深地施了一礼之后,又瞟了一眼高大威猛的德川家光,这才转过身去,袅娜地走向游廊外的竹林。

德川家光的眼珠子突然红了起来,一种想吞掉加代的欲望升腾起来,让他健步如飞,三步两步,他追上了加代,加代好像知道他要追上,在德川家光猛地抱起她的时候,她已经将自己软成了一缕面条。

德川家光把加代平放在竹林下的草地上,他原以为加代会呼救,会反抗,没有想到,加代几乎是热烈地欢迎了他,她的长裙自然滑落,那一声声的欢叫,那前胸两捧疯狂颤动的雪,让德川家光不废吹灰之力就大功告成了。这让他有些扫兴,特别当他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加代又蛇一样的地缠着他。这让他真的有些烦了,他一甩手,甩开了加代的胳膊,加代轻轻地哭了起来。德川家光刚站起身来,却听见了一阵坏笑。他抬头一看,后光明天皇正站在御学问所的窗口,高举着一根长竹管正饶有兴致地看着他和加代子的西洋景。

后光明天皇:“将军,辛苦啦!快上来吧,朕这里有新茶,也有好酒,快上来。”

德川家光愣了一下,没吱声,他回看看正在系扣子的加代,直奔御学问所。

德川家光虽然飞扬跋扈,但是他想尝尝小皇后的滋味,却被天皇看了个全景,这让他在进了御学问所之后,面对后光明天皇气势明显地不如过去。哪里想到,后光明天皇却满不在乎,嘻嘻地冲他笑。

后光明天皇:“家光将军,不要紧的,明天,朕再选一个就是了,这个,我也不大满意。”

德川家光:“我……天皇找我有什么示下?”

后光明天皇:“朕想问一下,你的宝贝女儿慧子小姐,怎么说没就没了?朕的哥哥绍良还等着她呢。你也知道,朕已经封绍良为亲王了,你家的慧子一嫁过来,就是亲王的王妃。有人最后一次见到她,说是在神户的港口。而且,那一天,有人说是将军你也在那里。”

德川家光:“是的,陛下。我现在怀疑,慧子偷偷上了国田君的商船,跑到中国去了。”

后光明天皇:“噢,这倒很有趣。可是,中国在打仗,兵慌马乱的,一个日本美女在那里往来穿梭地玩,那可是危险,那几个商人能保护得了她吗?”

德川家光:“德川幕府的小姐是不会出错的,顶多就是一死呗,说不定她还会为我们日本带回有价值的东西呢,中国,永远是我们的兴奋点所在,这是先皇说过的话,好像丰臣秀吉也说过。”

后光明天皇:“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件事情,一个大事,一个好好的皇家皇子的婚姻,因为你家慧子的失踪,没了。别说是朕的皇兄,就是朕也不好向朝野上下交待呀。”

德川家光:“慧子,她本人好像也不大看中绍良皇子,所以……但这门婚事是不会吹的,她只要一回来,我就会立即向陛下禀报,然后,让她尽快嫁给绍良亲王。慧子,她也不小了,该完婚啦。”

后光明天皇:“德川幕府家就是势力大,连天皇家的皇子,你们的小姐都不放在眼里。”

德川家光:“那又怎么样?”

后光明天皇见德川家光犯上了混,就笑了。

后光明天皇:“我刚才看到竹林子里的将军,还是满威武的。不像四十多岁的人哪,和您比,我们纯小游戏,而您是征战。啊,哈哈……”

德川家光:“陛下说对了,德川幕府家的武士从来都是战无不胜的。”

后光明天皇:“战无不胜?好哇。对啦,我皇兄绍良亲王让我问问,慧子小姐什么时候能回来,他还是很在意这门婚事的,我们神圣皇室也很在意,毕竟慧子品貌端庄,又出身德川幕府的世家。”

德川家光:“她一旦回国,我就让她立即与绍良亲王成亲。”

后光明天皇笑了,他玩弄起手中的竹筒望远镜,又故做轻佻地举起来,往窗外暸望了一下。这个举动。意在羞辱不可一世的德川将军,这一点,德川家光意识到了,他也因此满面通红,这让后光明天皇偷偷地看到了,天皇好不得意。

可是,德川家光马上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他摸了摸发红的脸,决定不害臊到底。

德川家光:“我为神圣天皇家族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刚才发现,加代已经不是处女,陛下11岁就已经神勇无比。”

后光明天皇愣愣地看了德川家光一眼,突然,“扑哧”一声,笑了。

后光明天皇:“将军,您坏了我的未来皇后,朕就把她赐给您吧。可是朕想要您的小女千代姬,怎么样?你的长女德川慧子嫁我皇兄,您的小女成了我的皇后,这样,我们神圣家族与你们德川幕府不是更亲密了吗?换句话说,我们天皇家族不是更好被你们幕府掌控了吗?我们的血流了一起呀。”

德川家光:“我们德川家配不上皇室呀,更配不上天皇。慧子跑掉外出云游,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再说,我的千代姬已经许配了德川光友。”

后光明天皇:“德川光友,初代藩主德川义直的儿子,他今天才五岁呀,再说,他和你们是一家呀,怎么德川家族是自己和自己结婚,用中国人的话说,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哪。”

德川家光:“我们是远支,不是一家。”

后光明天皇:“什么远支?别骗自己了,德川义直是你父亲德川秀忠的九弟,他的儿子德川光友与你的女儿千代姬是同一个祖父,就是德川家康,堂妹嫁堂兄,用中国人的话说,这叫骨血倒流,也可以叫乱伦。”

德川家光决定不再忍下去了,尽管刚做了丢人现眼的事让天皇看了个一清二楚,这天皇这样的羞辱已远远超过了他那一份代价所换来的容忍。德川家光胡须颤抖,怒目面视。

德川家光:“素鹅宫,你疯够了没有?”

德川家光故意叫了后光明天皇的乳名,表示事儿闹大了,或者叫事件升级了。后光明天皇有点紧张了,他跌坐在龙椅上面,呆呆地看着德川家光的暴突的两只大眼珠子。

德川家光:“素鹅宫,我看咱们谁也别笑话谁为最好。”

后光明天皇:“你想说什么?”

德川家光:“在你们所谓的神圣家族里,兄妹、姐弟之间胡扯八扯的乱伦事是新鲜事吗?连母亲与儿子、婶子与侄儿、姨娘与外甥干那个事也不出奇呀,这个你应该知道呀。不过,你们有自己的理由,叫做‘为维护皇室血统的纯正’。第11代天皇垂仁的皇后与自己的亲哥哥狭穗彦私通。第16代天皇仁德不仅和自己的大妹妹乱伦,还在皇后去世后把这个妹妹扶了正。后来,他还霸占了小妹妹。第19代天皇允恭的儿子和女儿私通。第40天武天皇,本是第38代天皇天智天皇的亲弟弟,他登基后,竟然娶了天智天皇的女儿,这成了什么?叔叔与侄女睡在了一起,而且还堂而皇之地天下发布结婚诏书。他死了以后,他的草璧皇子居然又娶了天智天皇的另一个女儿。这个媳妇既是他的姨妈,又是他的堂姐。第45代圣武天皇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他的媳妇光明子是他的亲姨妈。第49代天皇光仁和皇后打赌输了,按事先的规定,他竟真的将自己的儿子找来做皇后的情人,并且坦然看着他们私通。第51代天皇平城勾搭上了自己的表妹藤原叶子,这表妹是皇后的母亲,也就是他的丈母娘。第52代嵯峨天皇和第53代淳和天皇是兄弟。可是,淳和天皇即位后,竟然娶了哥哥嵯峨天皇的女儿,这样,哥哥又变成了岳父。第72代天皇白河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自己的亲儿子堀河太子。陛下,请你告诉我这算不算乱伦,算不算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算不算骨血倒流?”

后光明天皇让德川家光说得一阵阵发愣。神圣皇室的这些故事,他听说得很少,他所知道的,也不过是近事的一些风流事,还有他自己的故事,他自己被皇室女性教学的故事。他吱唔了半天,终于想起了一句在他看来可以说得过去的话。

后光明天皇:“各族的婚俗是不一样的,像中国人那样死死板板地把人的婚姻捆绑得像犯人一样,那也没有多大意趣。我们大和民族喜欢的是走访婚,那就自然要轻松活跃一些。这原也没有什么。”

德川家光:“既是这样说,那就别说什么乱伦什么骨血倒流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了。”

后光明天皇:“好啦,将军,我们扯平了。我找你来本不想说这个事。我是想说……”

德川家光:“陛下找我想说什么事?”

后光明天皇:“那些来自中国两广地区的渔民,还有商人,朕都命人把他们赶下海去了。朕想从此,再不让他们到我们日本海打捞,到岸上经商,如果来了,一律抓捕。”

德川家光:“陛下的意思,是对中国实行海禁?”

后光明天皇:“朕是这个意思。”

德川家光:“我想陛下也知道了,中国现在改朝换代了,现在是女真人打败了明朝人,统治了中国,他们刚刚完成了迁都,从东北迁到了北京。据我的观察,这个名叫大清的王朝可不比那个明朝,他的政治军事都是当今天下的第一流,强悍得很哪,我们惹不得,至少是现在惹不得,什么时候惹怎么惹,我们还要进一步观察。所以,我们对中国人不能搞海禁。”

后光明天皇:“这又是为什么呢?”

德川家光:“关于中国的情况,我们要通过这些渔民和商人去了解,他们是直接给我们提供这些东西的人,我们赶走了他们,实行了海禁,那就再也没有人向我们讲中国的事喽。”

后光明天皇:“中国人会向我们讲他的事吗,讲那些有价值的事吗?”

德川家光:“中国人当中,有很多汉人视女真人为仇敌,他们什么都会向我们提供的,陛下您不要着急,一切我都自会有安排。”

后光明天皇听到了这里,他深深地看了一眼德川家光。许久,他说出了一句话,让德川家光的心为之一动。

后光明天皇:“你为我们日本辛苦了。”

德川家光:“我愿为天皇效命!”

君臣二人对视了一会儿,起初,德川家光温顺了一下,很快,他想到了德川幕府的威风,于是,目光就又变得坚硬了一些,因此,说起话来又恢复了咬钢嚼铁那样的气势。

德川家光:“如果没有什么事的话,那我走了。”

后光明天皇:“噢……”

德川家光的这一转变,让后光明天皇有点失望,但也在他的意料之中。这个11岁的小孩子,再次为自己的天真后悔,在内心劝自己还是要多多磨炼。

后光明天皇:“好吧。你放心,我会通过朝鲜国王李俅,让他去和中国的皇帝过话,帮助寻找慧子他们。一旦有消息,我马上告诉你。我也相信,慧子那么勇敢聪明的姑娘,是不会出事的,况且她还一身的好武功,你们德川家族传下来的好武功。”

德川家光:“谢陛下!”

后光明天皇:“只是她那么漂亮,就不好说啦……”

德川家光:“这……”

后光明天皇:“将军,你把加代带回来,我再配给你个姑娘。”

德川家光:“陛下,这是为什么?”

后光明天皇:“加代归你,是你们在竹林快活的时候,朕就决定了的。配个小姑娘,是为了补偿加代不是处女的缺憾。带回去吧,都是你的啦。”

德川家光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开了口。

德川家光:“谢陛下!”

德川家光说完,转身走出了御学问所。后光明天皇拿起那管竹筒的望远镜,他看到德川家光领着加代和侍女走出清凉殿,望着他们的背影,他笑了,心里说:“德川幕府也不过如此,顶多就是个将军级的流氓。”他在收住了笑容后,随手拿起一本《朱子集语象》,逐字逐句地读子起来。

德川家光坐着马车,带着加代和侍女回到了将军府。他走进府第,一个侍卫悄悄对他耳语。

侍卫:“有一个来自中国的客人,带回小姐的一个东西。”

德川家光:“什么东西?”

侍卫从袖子里取出一个小竹管,上口是用蜡密的。

德川家光:“你打开!”

德川家光说罢,一挥袖子,来了两个侍女将加代和那个小侍女带到了府后的内室。

小竹筒打开了,侍卫将小竹筒递给了德川家光。德川家光从里面取出一条宣纸,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一切均好,回去祥述。

这时,一列巡逻的卫队从德川家光的身边走过,队列中有一个侍卫似乎是不经意地向德川家光这边扫了一眼,嘴角露出轻蔑的微笑。

13.少年天子笑泯恩仇怀远抚近尊崇德政

这一天早朝,在乾清宫里,文武百官恭恭敬敬地站立着。

顺治帝先是走到宝座前面,看了看那块刚刚挂上去的匾额,他要看看挂牢没有,挂正没有。看上去,是又牢又正,闪着金光的“正大光明”四个字正对着他。顺治帝抿着嘴笑了笑,这才走到宝座前,安安稳稳地坐坐了下来。

年幼的顺治帝举目去看殿下国田一行,他的样子有点好奇,直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见过外邦人。日本人的个子较矮,比满洲人差了一大块,大人的脸,孩子的身材,他觉得好玩,想笑,他还是撑住了,他要尽可能地表现出皇帝的庄严。但他看到这些日本人,特别是男人,还没有安崇阿家的丫鬟晴春身量高,他怎么也不能理解。这让他保持庄严的情感很有些吃力,可是,他在竭力控制。他瞟了一眼侍立身旁的安崇阿,看到了武士的严肃。很快,他的庄严感就被补得足够了。

顺治帝手持一部《通鉴》看了大学士范文程一眼。

顺治帝:“汉大臣们,你们都是饱学之士,朕刚刚读一了一段《通鉴》,你们认为历朝历代圣明之君当属哪一位?”

范文程:“皇上,臣以为是唐太宗。”

顺治帝:“范爱卿讲得不错,可是朕认为明太祖的各种立法典可垂永久。可惜,他的后世子孙执行的不够连贯。传旨。”

执事太监:“选一个吉祥的日子,迁明太祖灵位入历代帝王庙。明神宗陵要像其他十二陵的样子,按时致祭,设守陵户。十三陵,每陵夫二十四名。田二十二顷。重葬崇祯帝。从今天起定制、除万历陵不设之外,其它十二陵各设太监两名,役夫八名,按照役夫的标准分给田地。同时,命户部按量分给每年的祭品。命修缮祖陵,设置守陵户,制定祭礼。对明朝各诸侯王一律按本朝亲王郡王对待。命辅国公叶布舒、镇国公高塞、都统柏达里、散秩大臣完颜洪阿等与大学士陈名夏等明日用黄舆把明代神主移往历代帝王庙。”

范文程:“皇上圣明!但臣有一事不明。”

顺治帝:“范爱卿请讲。”

范文程:“皇上对明陵如此恭敬,可是皇上您知道吗?崇祯的哥哥,也就是天启皇帝朱由校,在天启二年、三年,两次对您的祖陵金代皇陵进行大肆捣毁。他甚至把金太祖睿陵主陵脉的龙头砍掉一半,在咽喉的地方挖一个深洞,往里面填满鹅卵石,以断其‘王气’,还把金陵地面上的主殿配殿全部砸毁,他还扒开墓道,掘开地宫,连金陵以外的金代墓葬,也全部被他毁掉了……这个皇上您是知道的呀,我记得我给您上课时讲过的。可是,您却怎么好像不知道一样呢?”

顺治帝一时语塞,表情呈现出愤怒,他手捻佛珠,沉吟了许久,终于重新露出了微笑,这是安崇阿脸上经常浮现的那种阳光般的微笑。

顺治帝想了想,从容回答范文程的问题。

顺治帝:“范爱卿,你这老夫子,你是在考朕吗?”

范文程:“为臣不敢。”

顺治帝:“依朕看来,天启是天启,顺治是顺治。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人。那,朕为什么要学天启呢?天启死后十七年,明朝亡掉了。可是,朕还年少,我大清也正当少年。这怎么可以放在一起说呢?范爱卿不会是要劝朕也到明陵上去放一把火吗?或者像乡下的坏蛋那样去挖个洞吗?”

范文程听了,如闻天音,他激动得大叫起来。

范文程:“皇上考试合格,臣考皇上臣有罪。”

顺治帝:“爱卿无罪。范爱卿,朕想问一下,现在明陵的状况如何?”

范文程:“还好,当前还没有发现太大的损坏。”

顺治帝:“传旨工部尚书星讷,继续修缮明陵。”

执事太监:“嗻!”

范文程:“皇上圣明贤德呀。崇祯十四年正月,正月二十日,李自成攻破洛阳,他先是放把火烧了福王府,接着把崇祯皇帝的亲叔父、福王朱常洵抓了起来,和八头梅花鹿一同放在千人大锅里去煮,名曰‘福禄汤’他们在里面放入生姜、大葱、大蒜、桂皮、花椒。福王和八头鹿在锅里鬼哭狼嚎,他一逃到锅边,就要被士兵用长矛狠扎,他只能在锅里任凭开水活煮,直到煮成了肉汤。然后,李自成就分给他的士兵们喝。崇祯十七年三月,闯贼攻入大同,六天之内,代王朱传齐以下的四千多名诸王宗室全部被杀。也都是这样的杀法。李自成他不是人哪,他就是个恶魔!”

顺治帝听得直皱眉,突然,银牙紧咬,“啪”地一拍龙案。

顺治帝:“这就是恶魔,恶有恶报,朕马上派我十二叔英亲王、十五叔豫亲王到西南追击他,他不会有多长时间了。”

范文程:“皇上为民除害,天下必将归心。”

顺治帝听了这句话,愤怒的情绪平静下来了。接着,他又下了一道旨。

顺治帝:“今后每年的四月,都要祭祀历代帝王和先师孔子的陵寝。另外,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仍任‘衍圣公’朕还加太子太傅给他,铸造衍圣公印,朕要亲自颁发给他。还要在京城给他造一个衍圣公府,朕要随时召见他,和他论圣人之道。”   

范文程:“圣上圣明!”

顺治帝:“退朝吧。”

大臣们依次退了下去。顺治帝端坐在龙椅上,微笑着目送大家,皇太后坐在他身边,王公大臣在左右侍立。皇太后看了看儿子,微笑着点点头,满眼都是赞许。

这时候,安崇阿带领国田等人来到了进前,向顺治帝跪拜。

顺治帝:“安侍卫,他们就是我大清的日本朋友?”

安崇阿:“是的,皇上。正是他们。”

顺治帝直视国田等,像是要研究一番,但还是先开口了。

顺治帝:“各位,你们在盛京在北京还玩得好吗?噢,这里还有一个神仙一样的姐姐。”

国田、德川慧子:“我们玩得很好。”

顺治帝:“朕就是想让你们好好看看我们满洲的新国家,多住一些时日吧,好好地玩玩,北京好玩的地方多着呢,我听说。可惜朕不能自由地去玩,真的,你们多住些时日,太后和摄政王也是这个意思。”

国田:“多谢皇上!”

顺治帝:“看您的年纪和气度,你就是国田先生啦?安侍卫跟我说起过的。”

国田:“皇上真是好眼力呀。”

顺治帝:“国田先生,你还先着急别夸朕,朕倒要看看你们的眼力是怎么样的。迁都一路上的事情,你们都是看到的。那朕现在想问问你们,你们看到我们满洲人滥杀无辜了吗?四月的时候,民间谣传说朕要在八月屠了北京城,要纵兵狂抢京城三天,要杀万人来祭龙旗。现在九月已过,马上就要进入十月了,你们看到朕杀了人吗?”

国田:“回皇上,我们没有看到,因为根本没有发生这样的事情。”

顺治帝的面色变得更加和悦了,圆圆的小脸上带着笑意,显然他对这样的回答十分满意。

这时,皇太后开口讲话了。

皇太后:“皇帝自继大统以来,无日不与摄政王及诸王大臣竭尽心力,商议派遣各路大军横扫李自成、张献忠群贼,除祸乱拯平民于水火之中,以此来安定天下。我们满人并不是好兵乐战,我们要的是国泰民安。可是,今年四月以来,民间一直传言皇上迁都进京后,要把京城老壮全部杀光,只留小儿。民,是国之本,官兵作战,新旧朝廷更替,百姓何罪之有?百姓都杀光了,皇帝去给谁当皇帝?我们从关外来,皇帝已经将盛京的帑银取至百余万,近日发现还是不够,灾难太深重了,杯水车薪哪,皇帝昨天又派人回盛京再取,为的就是供京城内外兵民之用啊。皇帝为天下之君,不忍天下百姓受群贼残害。皇帝和我的意思,进入十月,立即发兵进剿闯贼,恨不得速速救民,怎么会有不爱京城军民而去杀戮?我们这一路上的所作所为,都是天下人有目共睹的。不错,想当年我们在辽东征讨的时候,曾大量伤及无辜汉人。先皇太宗爷即位后,彻底改变了谋略,他强调宽待汉人,满汉一体。天聪二年十月征战,他再三申谕‘归降之明人,即我民人。凡贝勒大臣有掠归降者,杀无赦。’皇帝派人做了排查,这些谣言,都是北京河北一带的土匪小寇造出来的,他们故意摇动民情,为的是让京城百姓四处逃散,以便他们乘机抢掠。”

安崇阿:“太后说得是。皇上,那么我们要杀了造谣、传谣的那些人吗?”

顺治帝:“朕与太后都是信佛之人,非万不得已,不会动杀生之念。凡是土匪小寇,则一律不饶,因为他们祸害百姓。对百姓中因为不明真相而传播谣言的,不要追究。”

安崇阿:“臣懂了。”

德川慧子:“皇上信佛吗?”

顺治帝:“是呀。从朕的爷爷太祖高皇帝时,我们就是信奉藏传佛教的。他老人家还在赫图阿拉城修建了我们大清第一座寺院地藏寺呢。怎么,这位日本姐姐也是信佛之人?”

德川慧子:“我?我嘛,我现在只是喜欢,也许我将来会信。”

顺治帝:“噢,好哇。朕赐你一幅字。笔墨!”

顺治帝的话刚说完,小太监就在龙案上整理好笔墨纸砚,把一张整幅的宣纸铺在了上面。

顺治帝微笑着拿起一支提斗笔,在砚台里轻轻吸一小会儿的墨,然后,用中锋舒缓地书出“敬佛”二字,笔走得娴静,浓浓的童趣里面,隐隐约约地藏着正在发育的大气。

小太监晃着脑袋“啧啧”地赞叹了几声。顺治帝得意地抿嘴一笑,提斗轻轻提起,字,写好了,他抽出一支小狼毫,在右下方题款,然后,把玉玺端端正正地放在要钤章的位置,他的小手稳稳地按着那枚玉玺,在好像是觉得火候到了的时候,他这才松手。他看了看这幅完整的作品,满意地笑了。

小太监恭恭敬敬地捧起那幅字,送给德川慧子。

小太监:“小姐,你好大的福气呀!”

德川慧子:“谢皇上。皇上,我可以问您一个问题吗?”

顺治帝:“该不是像范大人那样来考朕吧?”

德川慧子:“不会不会,我哪里敢呢?”

顺治帝:“姐姐问吧。”

德川慧子:“皇上,我怎么觉得您像是个举世无双的神童呢?”

顺治帝:“举世无双?怎么会呢?人们说的神童也就是比别的小孩爱想事情,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而已。在我们中国,这样的小孩多了。春秋的时候,老子十余岁就能预见国家危机;项橐七岁时考倒了孔子,成为孔子的老师;战国的时候,秦国的甘罗十二岁拜相出使赵国,使用计策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齐国的孟尝君五岁便能以语启父;西汉的时候,东方朔两岁即能暗诵《魏史》;东汉的时候,蔡文姬六岁能辨弦音;三国的时候,曹冲六岁称大象;南北朝的时候,刘孝绰六岁能文;阴铿四岁吟诵诗赋,一日千言;徐陵七岁能文并且博涉经史;唐朝的时候,骆宾王六岁就写下了传诵千古的《咏鹅》诗;王勃五岁就写出构思严密的文章,常常语惊四座,八岁写《汉书注指瑕》;杨炯九岁中神童举,后授校书郎;李白五岁时能背诵《六甲》,十岁时已读完诸子百家之书;李贺在六、七岁的时候,就能吟诗作对;北宋司马光七岁时‘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朕和这些先贤比起来,差远了。怎么能是举世无双呢?但是朕也和他们一样,爱想事情,对世界充好奇心。你们日本有神童吗?好像我在高丽人的书里看到有个小和尚,叫……”

德川慧子:“叫一休,是室町年间的高僧。”

顺治帝:“是的,是叫这个名字,他还会写字和画画,作诗。室町年间相当于我国的明朝初年吧。”

德川慧子:“好像是。”

顺治帝:“姐姐提的这个话题,是挺有趣的。”

顺治帝说到这里,微笑了,不再说什么,手捻佛珠,但小脸上的得意还是浓浓的。

就在这时,两广总督佟养甲一步步走向前,在殿前跪了下来。

佟养甲:“圣上,臣有本。”

顺治帝:“讲!”

佟养甲:“臣闻在倭国之汉民遭到后光明天皇的虐待,这个老儿下诏驱赶他们下海,令永不得回来。去倭国做生意之汉民,全部被禁止入境,只可以在船上被拘禁。”

顺治帝的面容上退尽了笑意,眉头微微皱了起来,一行银牙咬着咬着下嘴唇,他身旁皇太后的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国田等人听了这话神色大惊,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又眼巴巴地看着顺治帝。

乾清宫里的气氛有点紧张。

过了好一会儿,皇太后的脸上恢复了柔和,顺治帝悄悄看一眼母后,也很快变得心平气和了一些。

顺治帝清了清喉咙,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顺治帝:“佟总督,据你看来,这位后光明天皇是怎样的一位皇帝?”

佟养甲:“据逃回来的商人说,这个天皇满脑子奇思狂想,他仅仅是因为莫名其妙的恐惧,就把自己弄得像个卑贱的胆小鬼,成天价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搞得国内很不安宁,如果不是德川家光将军在控制他,那倭子国早就乱了套。”

听到这最后一句话,德川慧子身子不由得一抖,国田等人的面色也是十分地不自然,这一切,安崇阿都看在眼里,他的嘴角微微一笑,是那种洞察一切掌控一切的自信与欣慰。这时,英亲王阿济格站了出来,豫亲王多铎也站了出来。

阿济格:“请皇上下旨,臣愿效太宗皇帝灭朝鲜那样,二十天灭掉这个倭子国。”

多铎:“皇上,你也让十五叔去吧,就二十天。”

国田、中岛、宫岐、德川慧子等人听了这些话,吓得个个面如土色。

顺治帝在沉吟,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殿下的两个亲王叔叔。皇太后意味深长地看着儿子,期待他交出最好的答卷。

阿济格:“皇上,让臣先杀了这几个倭子吧,我早看他们不是好东西,一个个贼眉鼠眼的。”英亲王说罢,抽出腰刀,走向国田等。正是英亲王的这句话,让顺治帝猛醒了,他一下子就清楚该怎么办了。顺治帝抬手制止了他。

顺治帝:“英王……”

阿济格:“皇上。”

顺治帝:“你是谁呀?”

阿济格:“英王啊。”

顺治帝:“谁的英王?”

阿济格:“大清的英王啊。”

顺治帝:“那,你为什么要做小事情呢?”

阿济格:“我……”

阿济格一时语塞,满脸通红站在那里。他的弟弟豫亲王多铎向他眨了眨眼,“扑哧”一声,笑了。

多铎(年4月2日—年4月29日),阿济格、多尔衮的同母弟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他为“十王”,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后金天命五年(),封为和硕额真,不久,又封为贝勒,统领上三旗之中的正白旗。崇德元年(),被封为封豫亲王。崇德六年(),参与松锦大战,获大捷。顺治元年(),以定国大将军的身份,跟随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此后,挥师攻破扬州,剿灭史可法。攻下江南,在芜湖俘获崇祯的堂兄昏庸无能,沉溺酒色的南明福王朱由崧,因为这个战功,晋和硕德豫亲王。顺治六年,多铎不幸病逝,年仅三十六岁,谥号“通”。乾隆年间诏配享太庙。一生战功彪炳,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多铎为人憨直率真,与阿理玛巴图鲁有几分相似,说话也是嗡声嗡气的,这也是阿济格能与阿理玛成为好友的一个原因。

这时,范文程读懂了顺治帝的心思,他走出了班列。

范文程:“皇上,眼下不可出战,战乱刚刚平息,国家和百姓都需休养,特别是百姓,太苦了。大清与倭子国隔山跨海,如若开战,必是大战,三年五年难以取胜,那样的话,百姓将不胜其苦哇……”

顺治帝听到“百姓”二字,他的态度更加坚定了。

顺治帝:“朕没说要发兵啊,朕说了吗,刚才?但是要通过朝鲜国王告诉那位后光明天皇,他要学会善待中国人。汉人也是朕的兄弟,是朕的臣民,他们受苦,朕不高兴啊。如果他执迷不悟一意孤行,朕将立即发兵渡海作战,三五年,朕是不会在乎的,眼下的情形,还是要告诫他懂一点事理,不要平白无故地惹事,让他明白和我大清交朋友的好处。”

范文程:“是皇上。”

这时候,顺治帝看到了瑟瑟发抖的国田等人,他的目光瞬间变得柔和好多了。

顺治帝:“你们不要害怕,没有你们的事,朕不怪你们。”

安崇阿听皇上这样说,就趁机转移了话题,他这样做,是为了让国田、德川慧子等人的精神放松一些。

安崇阿:“皇上,臣听说江南发了大水。”

顺治帝:“朕已知道了。来呀,传旨,从内务府皇家银库里拔八万两白银赈济遇水灾民。”

执事太监:“嗻!”

顺治帝:“传旨,改承天门为天安门,朕要的是一个普天之下的平安。天下不是朕一个人的,朕与普天之下亿万斯民共有天下。”

执事太监:“嗻!”

安崇阿的表情兴奋,他为自己的幼主而骄傲,而德川慧子和国田等人的表情仍然是惊讶,他们不相信世上会有这样的一个小皇帝。

早朝散了,安崇阿和晴春带领德川慧子等人从宫中出来,漫步在长安街上。巡逻兵们见了身着黄马褂的安崇阿,纷纷向他行礼。

德川慧子:“大人,他们都给您行礼,莫非他们都是您的部下?”

安崇阿:“不,他们是向我的黄马褂敬礼,我说过的,这件衣服,是代表皇上的。”

德川慧子:“怪不得的,我还奇怪着呢……”

说话之间,他们走到了户部衙门前,此刻,这里人山人海的,都是来领粮食的孤寡老人。户部员外郎对着喧嚣的人,大声地讲着秩序。

户部员外郎:“九十岁以上的站成一排。八十岁以上的站成一排,七十岁以上的站成一排,六十岁以上的站成一排。”

老人们听了他的喊话,纷纷站好,并且翘着脚向前看,喧嚣,一时间改成窃窃私语。

“会有这样的好事吗?”

“谁知道呢?不会是要耍什么花招来害我们吧?”

“从来都是朝廷跟我们要东西啊!”

“是的,现在倒是反过来了。”

这时,户部员外郎手持一份告示,依旧是刚才那样的高调门。

户部员外郎:“我再重复一遍圣旨,自顺治元年五月初一日以前,七十以上无依无靠的老者,朝廷分给一男丁侍养,免除其差役。八十以上无依无靠的老者,朝廷给绢一疋、绵一斤、米一石、肉十斤。九十以上无依无靠的老者,朝廷给绢两疋、绵两斤、米两石、肉二十斤……”

人们的议论热烈了起来,明显地涌动一种高涨的情绪。

德川慧子听了这样的告示,感觉特别不可思议。她微蹙眉头,把簪子拔下来又插上,也还是没有想清楚。她宽大的衣袖甩了几下,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德川慧子:“安大人,这样发下去,还不是要把国库发空啦?”

安崇阿:“那也比百姓的肚子空强百倍呀。”

国田:“你们的皇上、太后都是这样想的吗?”

安崇阿微笑着,不觉向紫禁城方向看了一眼。

安崇阿:“是的,他们就是这么想的。”

德川慧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继续跟着安崇阿往回走。国田等日本人一路东张西望,看不尽的北京城里的热闹,那些做小生意的,那些悠闲地在大街上溜弯的。京城里的人历来都带有一点享乐的表情,即使是战乱昨天刚刚走,他们今天仍要迫不及待地恢复这种表情,仿佛这才是正宗的京城人。

晴春机警地向左右看了几眼,然后紧紧相随。德川慧子看到这个举动,笑了。

德川慧子:“晴春,你快赶上安大人的侍卫了。”

晴春:“当奴才的就要随时想着主子,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这一路上发生了多少事呀,不提防着点怎么能行呢?”

德川慧子听了这话,一时说不出话来,她想到了中岛他们制造的杀人事件。

安崇阿、晴春送德川慧子等人到达了日本客馆,安排好他们晚饭和休息,然后,就独自回府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