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的丧葬制度可以说是非常的规范了,在国家的要求下,去世的人会被殡仪馆进行火化,随后由家人送至墓地,火葬的意义在于对环境减少了污染,也非常环保。
但是在中国古代,土葬却是最流行的丧葬方式,古人们讲究一个“入土为安”,意思就是人在死后只有埋进土里才能得到安宁,因此棺材对于老人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很多人会问,既然入土为安就行,那为什么古代贫苦人家的女子都要“卖身葬父”呢?挖坑埋掉不行吗,难道非要买上一口上好的棺材才对得起父亲吗?
丧葬规格关于古代的丧葬规格,要说宏大的话,那就只能说皇家的陵墓了,前有明朝的十三陵,后有清朝的皇家陵墓,这些坟墓埋葬的都是皇帝和皇室子弟,那规格都是顶满了的。
比如朱元璋的明孝陵,那光是修建就花了三十多年,参与建造的民工们都多达十万人,而且建造的时候根据风水术士们的建议,打造了很多“北斗和一”“魂归皇天”的景观,再加上重兵把守,明孝陵在多年的存在期间从未被盗。
明朝以后的皇帝们大都遵循了朱元璋留下来的规格,不但劳民伤财的大力建设自己的陵墓,更是将各种数不清的珍奇异宝都收藏起来当做自己的陪葬品。
慈溪太后的陪葬品可以说是举世无双,各种范增的山水画、王羲之的书法、翡翠西瓜、翡翠白菜都被慈禧带到了地底下,后来孙殿英东陵盗宝,才揭开了慈禧陪葬品的神秘面纱。
但是皇陵的规格并不能作为普罗大众参考的目标,对于广大的老百姓来说,能有一口好棺材就算是不错了,一些富裕的乡绅也不过就是会为自己修建一个小陵园,不会铺张浪费。
因此古代的皇帝继位之后便立马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老百姓则是一年老就开始存钱买棺材,这也是民间,老人们的养老金也被称为“棺材本”的原因。
能拥有一口上好的棺材是人们一辈子的乐事,有钱人家大都是用金丝楠木或者名贵的松木,这些木头非常昂贵,同时也具备非常好的防腐效果。
但是穷人家可用不起这样的棺木,他们能选择的也就是一些杉木和柏木,属于非常常见的棺木,这些棺材被埋入地下之后,几乎没有什么防腐和防潮的功效,因此会很快腐朽,内里的尸体也会尘归尘土归土。
不过即使是最便宜的棺材,在古代也是非常大的一笔费用,很多人穷极一生也就存了一笔买棺材的钱,如果出现一个什么意外,这买棺材的钱也就没了。
卖身葬父的“潮流”首先丧葬费很贵,即便是最低档次的丧葬服务,因此很多穷人家根本不可能承担得起,所以一些穷人家的女儿在父亲或母亲死后,就会出卖自己以达到安葬亲人的目的。
影视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桥段,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跪在闹市口,身边躺着父亲的尸体,自己披麻戴孝,身边立着一个牌子:卖身葬父。
一个女人哪里去挣钱给父亲安葬呢,就算活人能等,死人可是等不了的,就算是在冬天,尸体没几天也就臭了,所以最快的挣钱方法就是卖身。
一些女人运气好,会被有钱人买下之后放在府里当丫鬟使用,要是脸蛋漂亮一些,过两年被老爷或者某个公子哥看上嫁入豪门也算是一件幸事。
对于很多有钱人家来说,购买这样的女子在家中也会安心,因为她们往往没有坏心眼,也懂得感恩。
不过大多数卖身葬父的女人命运都很凄惨,青楼的老鸨最喜欢这类女子,她们的父亲死了,代表着没有了男人作为靠山,当她们流落青楼的时候,只有将老鸨作为依靠,而老鸨则可以无休止的压榨她们。
一些老鸨甚至会和棺材铺的老板合作,她们可以以非常低的价格拿到最便宜的棺材,所以在古代,往往一口最次等棺材的价格就等同于一个穷人家的女人。
《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就是说一个老鸨用一口棺材买了一个女人,老鸨帮助她将父亲安葬之后,就将她带到了青楼。
一次当地大雨发大水,此女子父亲的坟墓被冲开了,那口棺材也被冲得七零八落,女子一看,这口棺木竟然是用朽木制成,她就感叹自己的命是如此不值钱。
很多人会问,那既然最便宜的棺材也很贵,就不能不要棺材吗,反正尸体在地下早晚要腐烂的,就不能直接将尸体埋进坑里吗?
这种不要棺材的方式当然可以,比如战场上的士兵战死之后,大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安葬的,但是这是特殊案例,在寻常人家,这样的方法行不通。
关于安葬的规格,这就要涉及到古代的户籍制度了。
户籍制度下的无奈之举武侠剧中的大侠们行侠仗义之后一个轻功消失不见,之后衙门的人来了也查不清,这其实是误导观众的,因为古代的户籍制度甚至比现在还要严格。
比如唐朝实行的是保甲制,每家每户有几个人是干什么的,这些数据在官府那里都有记录,没有通行证的老百姓不允许随便出城,所有人只能在城市里活动。
所以在古代,皇帝可以说掌握着每一个人的出行大数据,这样事无巨细的统计方法让封建皇朝的统治得到了维护。
但是古代有战乱啊,要是一些人在打仗的时候死亡了或者走散了,一时间失去了户籍该怎么办呢。
男人也没所谓,要是没了户籍大不了去山里当绿林好汉,在哪儿吃饭不是吃饭呢?但是女人则不然,要是没了户籍,那就是流民,除了烟花柳巷,几乎没有地方可以接收。
所以女人想要在城市里继续过正常人的日子,就必须获得户籍,当她的父亲死后,这家的户主就没了,女儿想要替代父亲成为一家之主,按照规定就要填写父亲的坟墓在何处,这就涉及到丧葬流程了。
因此在古代,女子的父亲死了,非但不能随便挖个坑埋了,反而需要好好安葬,只有这样这名女子才能获得户籍,有了户籍才能正常工作生活,这样对于女子来说才是新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