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发展 >> 正文 >> 正文

张学文重建后的承天之门文学天空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1/30
北京治皮肤科的好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文学天空》网刊首发原创优秀作品,是文学双月刊《琴台文艺》及其他杂志的选稿基地,主发青春、情怀、乡土、都市、亲情、留守题材的小说、散文和诗歌类作品。

原创声明:作者授权原创首发文学天空,侵权必究。

第四节:重建后的承天门城楼

年,明成祖朱棣颁诏正式迁都北京。承天门建成之后,蒯祥因设计了天安门和皇宫中的三大殿以及十三陵中的裕陵等一批重要的皇宫建筑,声誉鹊起,就连明宪宗朱见深每次见到他都会龙颜大悦,“每每以‘活鲁班’呼之”,称赞蒯祥为“蒯鲁班”。

年,蒯祥晋任工部左侍郎后,他又先后参加或主持了多项重大的皇室工程。明代内阁首辅杨廷和在《宪宗实录》中评说:

凡店阁楼榭,以至回廊曲宇,随手图之,无不称上意者……凡百营造,祥无不与……

年,承天门遭到雷击起火被毁。但在当时,承天门没能得到恢复。直到年,明宪宗朱见深才下诏由工部尚书白圭主持,蒯祥设计并参与施工重建9开2层的木构承天门城楼。这次重建,蒯祥将承天门由牌坊式改建成了宫殿式,基本上奠定了后来天安门的规模。此后,明代年间虽有修建,但都未作较大变动。

承天门城楼重建后,一座更加雄浑壮丽,更加庄重肃穆的城楼在承天门旧址废墟上拔地而起,造型威严庄重、典雅,气势宏大,是我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其建筑风格和装饰水平在当时即受到了文武百官的一致称赞。在这之后,蒯祥又多次负责主持了对承天门的修缮。

承天门城楼总高33.7米。它的主体建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巍峨的大殿,下层是巨大的城台。承天门城楼的大殿为重檐,就是两层檐歇山式屋顶。

重檐歇山式屋顶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中间有一条正脊,正脊两端折下,有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就是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条接连殿角,两侧留有山花。

重檐的大殿顶上覆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四角屋檐微微上翘,斜平舒展,形成漂亮的凹线形曲线,使巨大、沉重的屋顶巳得轻盈飘逸,肃穆尊贵。

屋顶斜面设计成凹形曲线,也有它的实用效果,下雨时,流水经过这里后,能够滴到距离墙基较远的地方去,可以保持墙基的干燥和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同时,后檐高高翘起,既增加了阳光照射的面积,保持了室内的亮度,又使大殿增添了奔放之感。

在屋顶的正脊和垂脊上,还装饰着神态各异、生动有趣的龙吻和仙人走兽,使天安外观显得更加古雅、华丽。在红色为底的东西两侧山墙上,大面积贴金,圆圈形的叫万寿圈,呈绶带形状的为万寿带。它们相互缠绕,金光灿烂,喻示着皇帝万寿元疆、皇思浩荡。

我国古代建筑的形式极富变化,最突出的表现就在屋顶上。根据建筑等级的高低和使用性质不同,建筑物屋顶造型也截然不同。最尊贵的是庑殿顶,由于它由四大坡交成五条脊,所以也称“四阿顶”、“五脊殿”,如故宫的太和殿、午门城楼等。

其次是歇山顶,还有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等多种形式。歇山顶也叫九脊殿,分为单檐、重檐两种,虽比院殿顶低一个等级,但它仍是宫殿建筑中较高的形制建筑。

承天门城楼的地位虽然比不上太和殿、午门以及乾清宫等皇宫建筑,但由于它采用了重檐歇山顶形式,也使中轴线上的建筑物富有了变化,避免了形式上的千篇一律。

在巨大的承天门朱红城台上层正中,座落着巍峨壮观、金碧辉煌、威严宽敞的大殿。大殿坐北朝南,底层四面环廊,基座长61.6米,宽32.5米,面积平方米。

基座底部至正吻兽头顶22.6米,四周雕刻有荷花宝瓶图案的汉白玉栏板,栏杆望柱上雕成莲花瓣瓜头花饰;殿内红漆木柱,宫灯高悬,和玺彩绘,雕梁画栋,驻足此间,令人赏心悦目。

古时称大殿“门五阙、重楼九楹、彤扉三十六”。东西面阔九间,南北进深五间。我国古代认为,九是阳数之最,五为阴数之尊,九五相合象征帝王之位。《易经》上曰: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放飞龙在天……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而居天位。

承天门主体建筑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承天门大殿共有60根直径约为92厘米的红漆木柱,承受着屋顶建筑大部重力。正面的36扇门窗,为我国传统的菱花格式,连锁不断的花纹,构成一幅简洁整齐的图案。窗的下部为雕花裙板,显得大方稳而重。

古代建筑宫殿使用的材料,在质量上要求很严,木架和装修均用上等的珍贵楠木,凡梁柱必用楠木。承天门的漆木柱、梁枋和斗拱等楠木用料主要采木于四川、湖广、浙江和山西的崇山峻岭,再经长江沿运河、通惠河运到北京。

在承天门城楼大殿内,悬挂于梁柱之间的17盏大型玻璃宫灯,与古老的建筑浑然一体,格外醒目。

大厅正中最大的那盏八角宫灯为主灯,有8个面,全高6米,直径2.8米,重约公斤;其余16盏为6个面的辅灯,每个辅灯高6米,直径2.2米,重约公斤。八角宫灯和六角宫灯一起组成了一个众星捧月的图案。

承天门大殿地面是由“金砖”铺墁而成。“金砖”特指江南、苏州烧制见方二尺细料方砖。此砖经运河和通惠河运至北京,包供皇帝专用,始称“京砖”。后因这种砖敲击有声,声如金钟,亦被称为“金砖”。

城台从地面到台顶高12.3米,上层长米,宽38.76米,面积为0平方米,下层长米,宽40米,底面积平方米,整个城台外观呈立体的等腰梯形。

明朝在营造和重建天安门时,城台的上部是用大城砖垒砌并用白灰膏、江米汁灌浆的实心城台。每块城砖重24公斤,这些城砖大多来自山东临清。在当时,那里派有专人督办烧制城砖,装漕船经北运河、通县张家湾转运到北京城。

城台墙身的颜色全部粉刷为红色,旧时所用红色涂料主要有白灰、头号红,另加少量江米,就是糯米、白钒等调配而成。江米取其粘性,白钒提色出亮,将其用在外表粉饰,光致细密、色调美观。

在舒展高大、端庄朴厚的承天门城台下有五个券形门洞,门洞长均为40米,但高宽不一。五个门洞中,属中间最大,高8.82米,宽5.25米,此门正中恰好压在皇城的中轴线上。其余四个门洞依次往外缩小。对称于中央门洞两侧,紧靠中间门洞的两个门洞各宽4.43米,最外的两个门洞各宽3.83米。

承天门城台下部是洁白宽大的汉白玉石须弥座台基。出地面高1.59米。台基在古建筑工程中匠师相袭称之为‘治明”。它有一部分理入地下,承受基上全部建筑重力并传给地基。台基具有保持建筑稳定、防水、防潮之功能。

承天门城台的台基采用汉白玉基座,属宫殿建筑中规格最高的台基建筑,不仅能衬托出城楼的巍峨壮观,而且,汉白玉台基经久耐用,可以延长城楼建筑寿命,加强建筑物的稳重感。

在城台上部边沿四周是1.2米高的淡青色女儿墙,上覆黄色琉璃瓦,远远望去,犹若一条银带缠绕在天安门上,把这座古建筑装饰得更加美丽无比。

在承天门城楼东西两则,各有一条长30米,宽6.5米,用青砖铺成的梯形通道,也称马道。马道古称校场或城墙上跑马的路。明代时,每当在承天门举行“金凤颁诏”仪式时,宣诏官员都要从这里上下城楼。

后来,承天门修缮时,改砌成了五条阶梯。整条马道分为4层台阶,每层17级,共68级,中间有3个平台。同时,马道两边的路灯也由原来的宫灯形状改换成了壁灯,每个马道7组,每组2个华灯。

本文由张学文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