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发展 >> 正文 >> 正文

明成祖朱棣的原配皇后究竟是谁,她最后又是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4/20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zuozhen.html

你别看朱棣那么凶残,继位后杀了很多人,但他对这个原配皇后可不是一般的好,而是无以复加的好。

明成祖朱棣的原配皇后徐氏,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明史》说她天资聪颖,贞洁娴静,喜欢读书。徐达夫妇自幼就悉心教养她,并请来老师为其授课。

徐氏饱读诗书,记忆力超群,读书时过目不忘,一览成诵,连她的老师都感到十分惊异,而且,她读到古人的美德与言行,都会深思效仿。

徐氏自幼便有“女诸生”的美誉。在明代,“诸生”就是受过传统儒家教育,工于经史的生员,徐氏能有“女诸生”之名,可见其才学修养都非常不错。

朱元璋在徐氏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她,曾对徐达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很有出息。咱家(朱元璋自称)和你是布衣之交,同心同德,始终没有嫌隙,咱家的第四子气质不凡,希望和你成为亲家。”徐达叩头拜谢,由此,徐氏从小就和朱棣约定了婚姻。

故此,在徐氏十岁左右时就进了宫,不仅认识了朱棣,两人成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少年伙伴,而且每日早晚侍奉在马皇后左右,马皇后也非常喜欢她。

洪武九年(年)正月,十五岁的徐氏被册封为燕王妃;当时,因为朱元璋要求儿子们去凤阳体验生活,新婚燕尔的徐氏和朱棣不愿分开,徐氏便陪同朱棣一同前往凤阳。此后三年,夫妻俩多次往返于凤阳与南京。

洪武十三年(年)三月,徐氏随朱棣离开京师南京,远赴北平,入主燕王府。

在此之前,徐达已经在北平镇守多年。在徐达的带领下,朱棣的军事才能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那时候,徐达在打仗时,经常对跟随左右的朱棣口授兵法。因此,朱棣在训练士卒的时候,也常常把徐达的教诲挂在嘴边。

燕王府机构庞大,要管理好绝不容易,徐氏便发挥了当家女主人的职能,井井有条地管理着深宫内务,使得宫中上下秩序井然,也减轻了朱棣的负担。

由于她和朱棣两人感情深厚,朱棣的九个子女,其中有七个出自徐氏。婚后九年,朱棣几乎没有碰过其他女人。直到后来徐氏不生育了,才有了生母皆不详的庶女常宁公主和庶子朱高爔。

建文元年七月,靖难之役爆发,朱棣率军前去袭击大宁,建文帝派大将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抄朱棣后路,围攻北平。当时,朱棣的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凡是部署防御之事,最后都是由徐氏裁决。徐氏就相当于北平守备军的总指挥,经常披甲守城,充分诠释了什么叫做“巾帼不让须眉”。

敌军猛烈攻城,情况十分危急,面对城中兵力缺乏、敌众我寡的局势,徐氏沉着冷静,和儿子朱高炽、守城将官一起谋划、部署守城各项事务,号召全体将士、百姓誓死保卫北平。在徐氏的指挥下,尽管敌众我寡,他们仍然与李景隆的大军展开殊死战斗,一直坚持到朱棣率军回师北平。北平保卫战,充分体现了徐氏的有胆有谋、沉着机智。

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登基为帝;同年十一月十三日,册立王妃徐氏为皇后。在徐氏的立后册文中,朱棣写道:

咨尔徐氏,中山武宁王徐达之女,为朕正妃,内助藩国二十余年,朕躬行天讨,无内顾之忧。

朱棣登基以后,与徐氏的感情历久弥坚,二人时常同起居,讨论政事。

《明史》载:“上勤于政事,或日昃未食,后亦不食以俟。”

朱棣在位期间,因为国事繁忙,经常废寝忘食,徐皇后便一直陪着他。

由于两人都喜欢读书,喜欢诗词歌赋、人生哲学,而且价值观、审美取向十分相似,这也是他们婚后能够心心相印、珠联璧合的重要原因。

朱棣即位以后,明知自己名不正言不顺,便极力想改变这种窘境,千方百计地为自己正名。徐皇后当然深知当时的情况,便紧紧跟随着丈夫的步伐,在辅佐朱棣之余,笔耕不辍,著书立说,叙述马皇后生前对她的教诲,加以扩充写成《内训》二十篇用以教导宫中后妃,又类编古人的嘉言善行,写成《劝善书》,颁行天下。此外,徐氏还著有《仁孝皇后诗集》一卷,可惜已经失传。

徐氏在把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以外,还时常对治国理政提出自己的见解,关心百姓疾苦,爱护国家人才。对她的许多见解,朱棣也深表赞同,并下诏执行。

朱棣的皇后徐氏,是一个非常有教养、几乎完美的女人。无论是辅佐朱棣,还是孝顺长辈,教育后代,和人交往,待人接物,做得都非常到位。凡是和她接触过的人,没有不喜欢她的。

永乐五年(年)七月初四,46岁的徐皇后由于积劳成疾而去世。《明太宗实录》记载了这个感人的诀别一幕:

徐皇后病危之际,朱棣前往探视。她嘱咐朱棣:“当今天下虽说太平,不用兵甲,但民生并没有完全恢复,希望圣上多加体恤。”

当朱棣问起皇后还有什么话要说的时候,徐皇后说:“在用人时,要广用贤才,明辨是非邪正,不要因为一个人有小过就弃之不用,也不要因为一个人有小聪明就委以重任,教导子孙以学业为重,对宗室以恩义相待。另外就是不要骄纵我的娘家人。”

朱棣听完,不禁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纵观徐氏一生,我个人认为,她有五个特点:一是谦逊谨慎,不骄不躁;二是尊敬长辈,爱护幼小;三是勤奋好学,效仿优良;四是本分贤良,以德服人;五是明辨是非,推理及人。有此五个特点垫底,故此,她的一生尽管短暂,便足以让后人赞佩、仿效,青史留名。

在徐皇后去世后,朱棣因痛失爱妻而性情大变,在宫中多任性,时常躁怒不安。这或许也是后来朱棣性情暴躁、嗜杀的一个主要原因。

徐皇后去世之后,朱棣决定不再立皇后,也使得永乐一朝后位空缺长达十七年。

朱棣又因徐皇后之丧白衣素服一年、辍视朝一年。

永乐七年二月(年),朱棣北巡,回到了盛满往事的北平,并着手迁都事宜,于是命人前往北京一带卜选陵址,随即选得吉地昌平县天寿山,同年动工营建陵寝。由于徐皇后一时无法入土为安,朱棣便将她的灵柩停放在南京皇宫中整整六年。

永乐十一年(年)二月长陵地下玄宫落成,朱棣皇后徐氏的梓宫从南京护送至北京。因此,徐皇后也是入葬明十三陵的第一人。

永乐二十二年(年)七月十八日,朱棣在征讨漠北回师途中病逝,享年六十五岁。他在临终之际,遗嘱把自己和皇后徐氏合葬。同年十二月,朱棣与徐皇后合葬长陵。

这也使得朱棣和徐皇后成为明清两代唯一一对已经去世多年的皇后和刚刚去世的皇帝,在同一天、同一地点、同礼仪上尊谥的皇帝和皇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