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之前介绍过许多古代帝王的陵墓,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和明十三陵有关的历史趣闻,虽历经两百余年仍在当地人中口耳相传。▲明十三陵远眺众所周知,明十三陵埋葬着除朱元璋、朱允炆和朱祁钰之外的明朝十三位皇帝,是一个规模宏大的陵墓群。为了守护帝陵不遭破坏,每一陵附近都住着专门的陵户。时间久了,陵户们繁衍生息,就在陵墓周围形成了村庄。有趣的是,这些村庄的名字跟陵墓名字是一样的,比如长陵附近的村子叫长陵村,而献陵附近的村子叫献陵村。▲明成祖长陵棱恩殿可十三个陵墓中,唯独崇祯皇帝的思陵附近没有思陵村。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没有陵户为崇祯守陵,还是因为年代久远,村子解散了呢?其实都不是。一开始思陵附近也有思陵村,可后来的发生了一件事,却让这个村庄改了名字。故事要从明朝末年说起。“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皇帝虽然为国而死,自缢于景山,但历史并没有因为他的忠烈而特别优待他。明末政局混乱,崇祯死后,他和周皇后的尸首迟迟得不到安葬。后来几经周折,他的尸首才得以被运往昌平墓葬群。然而祸不单行,在运送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崇祯皇帝的头部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砍掉了。▲明思宗朱由检自缢处人们慌忙地寻找,可一路颠沛,哪里还找得到丢失的脑袋呢?无奈之下,送葬的人连夜找工匠铸了金头作为替代。这样一来,崇祯的尸首才被“完整”地安葬在了思陵。崇祯安金头的消息不胫而走,崇祯下葬后,思陵便成了盗墓者眼中的肥肉。▲陵墓内部不过一开始,盗墓的难度很大,思陵村的陵户一直恪尽职守,不给盗墓者可乘之机。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思陵的看守也渐渐松懈下来,盗墓者们蠢蠢欲动。他们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潜入了思陵。第二天清晨,村民们发现陵墓有被挖过的痕迹。陵户闻讯而来,慌忙地检查思陵。陵墓中的宝贝被偷走了,崇祯皇帝的金头也不见踪迹。▲如今坐落在昌平的悼陵监村陵户们一边报官一边四处搜寻,用尽各种招数寻找“金头”,可终究未能找到。至此陵户们痛定思痛,决定把思陵村改名为“盗陵监”,并且立了新的护陵规矩,以警醒自己严加看守崇祯墓里的其他陪葬品以及皇后、嫔妃的陵。就这样,思陵村变成了盗陵监。时间久了,村名最终演变为读音相同的“悼陵监”,直到今天依然如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