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发展 >> 正文 >> 正文

明十三陵中,为何有一座太监的陵墓,这是谁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5/6/24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1014/11153079059.shtml
明十三陵的明思宗崇祯皇帝思陵外,与其它帝王陵墓别具一格,立着一座长宽六米见方的小土堆,或者说是小坟,上书“王承恩墓”四个大字。要知道,自古以来,宦官就被贴上“乱政”的标签,前秦赵高、后明魏忠贤,个个令人闻之生厌,更不用说有谁能入帝陵陪葬。这王承恩是谁?既非皇族,又非后妃,竟能得伴帝陵左右,多大的殊荣啊?!其实,自古以来,我华夏名号响当当的太监是不少,但是能拎得出来掂量的却没几个,玄宗时高力士算半个,崇祯时这王承恩便算一个。不错,这王承恩正是那崇祯的贴身太监,乃至可以说是崇祯最信任的太监。明朝末年的时候,大明真正意义上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本想着笨鸟先飞,但没想到累得半死,彼岸遥遥无期不说,西北方向还飞来一支夺命箭,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造反了。朝内,他没有可用之人。每天靠求满朝文武上朝议政与捐款充饷来作为他大明皇帝的最后一点颜面。可是,就是这样,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越努力,百姓越怨声载道,实在是时也命也啊!眼见紫禁城便破了,满朝文武皆离他而去。转过头,他便让自己最贴身秉笔太监王承恩督师京师,眼下唯有他能信任了,索性把紫禁城所有军队交给他去做最后一点抵抗吧!大明绝没有不战而降的皇帝,死也要气得有颜面。然后,崇祯便走到后山景山一棵老槐树下思忖良久,等王承恩回来找他欲禀城破之时,崇祯已在那老槐树上自挂东南枝。所谓主损臣辱,自入宫以来,崇祯对其有再造之恩,每咨以事,无论大小,均信之任之。今国破朝亡,唯有以身殉国,追陛下之恩,黄泉再续。然后,王承恩也便在离那老槐树不远海棠树自缢殉国。李自成整整找了三天,才发现崇祯,将其葬于田贵妃陵,改称思陵。又深感王承恩的忠贞殉主,特令葬其于思陵之中,也算尽了他伴驾左右的夙愿。李自成这一套,三分真情,七分做戏,却是让他手下泥腿子出身的大顺军内心里暗自赞叹跟对了人,到底是闯王啊,讲究啊,仁义啊!可对于李自成来说,乱臣贼子,谋朝篡位,以是千古骂名,再不做点补救措施,恐怕不好收揽人心。这便是王承恩陵在思陵中的由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3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