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有了,电影工业和技术成熟了,优秀的导演、优秀的演员,再加上优秀的剧本,电影人用专业和敬业,撑起了中国人的科幻梦。
世界科幻电影发展至今,好莱坞一直吊打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同类型片。
对于看《星球大战》《阿凡达》《变形金刚》的中国观众来说,我们何时拥有拿得出手的科幻片,一直是摆在中国电影人面前的难题和肩上挑起的责任。
科幻电影之所以长盛不衰,在于它是人类想象力的体现。纵观世界各地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哪怕是课堂学习的教材中也都有科幻。在中国,早在清末时期就出现《新石头记》《新纪元》《电世界》等大量科幻作品,老舍先生于年写的《猫城记》更是其中的翘楚。影评人们普遍认为,杨小仲年自编自导的《六十年上海滩》为中国第一部科幻电影。
建国之后,人们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创作出了大批的科幻小说,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肖建亨的《布克的奇遇》,以及迟叔昌的《割掉鼻子的大象》《起死回生的手杖》《大鲸牧场》《三号游泳选手的秘密》等。
科幻小说的大量出现影响到了科幻电影的创作。五十年代的《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和六十年代的《小太阳》,均是改编于科幻小说。
但由于中国文化的背景对科幻一直持有排斥和拒绝的态度,所以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举步维艰。七零年代的特殊原因将中国科幻电影摁上了暂停键,而这时乔治·卢卡斯执导的《星球大战》横空出世,改变了世界科幻电影格局。
至此,世界科幻电影由多个国家地区“摸石头过河”阶段,进入了惟好莱坞科幻电影“马首是瞻”阶段。
众所周知,电影不仅有商业和娱乐属性,还是国家软实力输出的一部分。
在好莱坞科幻电影影响全球之际,八零年代,中国的科幻电影开始复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珊瑚岛上的死光》,年黄建新执导的《错位》,年王为一执导的《男人的世界》,年王亚彪和尹爱群联合执导的《合成人》等等。
而在港台地区,面对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冲击,他们也有所回应。不过,由于它们出品的科幻片大都既不叫好也不叫座,于是,它们转而将科幻和灵异、恐怖、动作、搞笑、悬疑等多种电影元素结合起来,创作出了灵幻僵尸片,比较有代表性的电影人是林正英和洪金宝,但严格意义上说,灵幻僵尸片并非是纯粹的科幻片——不管它是回到过去,还是穿越到未来,其科幻元素的占比太低。
到了九零年代,中国的科幻电影继续在摸索中前进。《大气层消失》《魔表》《毒吻》虽然也打着科幻片的名头,但很明显这一时期中国的科幻片其实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