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资源 >> 正文 >> 正文

明定陵的开棺,揭秘了万历皇帝近30年不上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3/4/15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拍案下,由郭沫若和吴晗等史学家起草的发掘明十三陵的决议正式通过。得到肯定的回复后,郭沫若和吴晗等人激动万分,开始筹备明十三陵的发掘事宜,起初他们将目光放在了永乐帝的长陵上,在综合相关条件的考虑下,他们最终选择同为明朝三大陵——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定陵。明定陵大发掘,虽然获取了大量珍贵文物,但由于准备经验和后续保护手段不够充分,也导致了许多珍宝风化遗失。周总理对此大为痛心,将后续明陵的发掘工作全部停止。

而这次明定陵的出土,也揭秘了万历皇帝近30年不上朝的神秘误会。

明定陵发掘工作

万历皇帝的前十年

许多人都说,大明之所以灭亡,罪不在于崇祯帝,而始于万历。毕竟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最为懒惰的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可以说财色酒气无一不沾无一不爱,更创造了长达28年不上朝的荒唐历史。最重要的是,他对内阁首辅张居正进行的清算运动,将大明的阶级斗争日益激化,为大明覆灭埋下了伏笔。

可事实上,万历皇帝朱翊钧此前并非如此。那时的他哪怕不是明君,也不至于沦为罪魁祸首。

作为嘉靖帝的孙子,朱翊钧幼年却并不好过。当时的嘉靖帝迷信道教,并且朝中“讳言储贰,有涉一字者死”,所以朱翊钧的出生不仅不敢向上报备,甚至作为皇孙,连名字都不敢取。

直到朱翊钧的父亲,也就是明穆宗朱载坖即位,他才得以被赐名为朱翊钧,而这个名字也饱含了明穆宗对他的期待。

万历皇帝

由于是明穆宗最年长的儿子,公元年,五岁的朱翊钧就被立为太子,她的母亲李氏也因此由侧妃升为贵妃。母凭子贵的李氏早先仅是一名宫女,她深知这个位置的来之不易,因此她对幼年的朱翊钧要求也十分严厉。

每当朱翊钧贪玩不愿读书时,李氏就会让他在自己面前长跪反思。每次大儒给朱翊钧上完课,她也会让其在她面前重述一遍方可。甚至朱翊钧当上皇帝后,她都坚持每天五更之时,就将其叫醒,督促其准备早朝。在李氏的约束下,朱翊钧幼时极为刻苦,学业也日益精进。真因为这样,朱翊钧后来也经常吹嘘自己五岁就会读书。

公元年,随着明穆宗的病逝,10岁的朱翊钧开始登基为帝,成为了万历皇帝。

在之后的十余年间,年少的朱翊钧内用冯保,外用张居正,并大力支持张居正施行万历新政,总算是扭转了正德和嘉靖两朝的亏损,稳定了明朝当时的颓势。并且张居正被处死后,他亲政之时,他实行了著名的“万历三大征”,平定了宁夏、苗疆和日本的叛乱,捍卫了明朝疆土。

明定陵出土的万历龙袍

万历30年不上朝

时间到这,骤然来到一个分水岭。

如果说早期的朱翊钧还有明君之相,那此后的三十多年,万历皇帝就如同变了个人一样。好色、懒惰、贪财成了他的代名词,所有他长辈的毛病他都一个不落。

因为万历皇帝的无心政事,当时围绕皇太子的国本之争也愈演愈烈,朝中各党派林立,纷争不断,发生不少闹剧。另外因为万历皇帝的不作为,朝中群臣也无所事事,许多新晋的内阁成员连皇帝长什么样子都不知道,甚至就连国朝重臣也只能依靠数太阳影子的长短来打发值班的日子。

公元年,因为长时期在后宫酒色无度,再加上在萨尔浒之战明军大败,朝中入不敷出,民间也民怨四起。五十八岁的万历皇帝朱翊钧在一片忧心之下,终于病逝于弘德殿。

为明朝覆灭埋下祸端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也就此留下一片骂名。而真的只是因为懒惰怠政,才让朱翊钧近30年不上朝的吗?

万历皇帝

明定陵的发现

在一众史学家的努力下,万历皇帝的明定陵开始向世人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打开明定陵后,吴晗等史学家发现棺内万历皇帝的右腿蜷缩的极为痛苦,将尸骨复原后,才恍然他居然患有严重的足疾,右腿明显比左腿要短上一些,对其走路都极有影响。

这么一看,万历皇帝也未必是不想上朝,也可能是他办不到。毕竟对于一位帝王而言,在臣子面前走路一瘸一拐,甚至需要他人搀扶才行,实在有损帝王威仪。作为正常人都会因此而羞恼不已,更别说万历皇帝还是一朝天子。

另外,其实史上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内阁首辅申时行的《昭对录》一书中曾注明,万历皇帝曾因身体不便,向大臣说过不出席朝会等活动。当时大臣都以为万历皇帝是在为其怠政找理由,所以言官重臣都曾以此指责过他。

明定陵

万历皇帝虽然创造了将近30年不上朝的历史,但个人感觉相比他的爷爷嘉靖他其实还好那么一些,毕竟他没有让严嵩这样的佞臣出现。而且他还重用了李如松、麻贵、戚继光和李成梁等一干有才能的将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4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