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十三陵 >> 十三陵发展 >> 正文 >> 正文

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载垕的陵寝明昭陵

来源:十三陵 时间:2022/6/8

明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位于燕山山脉的天寿山南麓。远看。绿树成荫,山川交错,建筑壮观;近看,文物精美,石雕传神,建筑考究。这里自从公元年开始营建首座陵墓长陵,到清初建造明朝亡国之君崇祯皇帝的思陵,经历了两百余年的时间。其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此处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两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年7月3日,明十三陵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石牌坊修建于年,明嘉靖十九年,规制为五门六柱十一楼,高十四米,宽将近三十米,是国内规模最大,也是保存最好的石牌坊。

十三陵最南边的建筑石牌坊

大宫门为通往明十三陵的门户,红壁黄瓦,下辟三券门位于高岗之上,中门正对天寿山主峰,名大宫门,清代称大红门,后称大宫门。门前两侧各立有下马碑,碑上刻有“官员人等在此下马”字样。并有掸法殿遗址。大宫门及下马碑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庄皇帝朱载垕(年号隆庆)及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修葺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神功圣德碑碑亭

通过三座单孔石桥,就是昭陵祾恩门。

昭陵的陵址,原为嘉靖皇帝朱厚熜为其父朱祐杬所修,中途有变,未把朱祐杬迁入昌平陵区。朱载垕死后,就葬在了这里。(朱厚熜是朱载垕的父亲)

三座单孔石桥

祾恩门

回望碑亭

祾恩殿内有“明昭陵秋季祭祀复原陈列展

三重门内的棂星门

三重门

红墙黄瓦

石五供

昭陵明楼

明楼下甬道

进入月牙城(俗称:哑巴院)

月牙城通向明楼

庙号穆宗,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通向马道

站在明楼上,可览十三陵水库。

明十三陵全景图

明昭陵简介

在东配殿,有海瑞生平事迹展。

嘉靖二十八年(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谕,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

读圣贤书,干国家事。

海瑞冒死上谏,明世宗读了海瑞的《治安疏》,十分愤怒,把《治安疏》扔在地上,对左右侍从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愚名。听说他上疏之前,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他自己是不会逃跑的。”明世宗听了默默无言。

海瑞罢官

海瑞墓图片

万历十五年(年)十月十四日,海瑞病故于南京任上。他没有儿子,所以去世后,佥都御史王用汲去主持海瑞的丧事,看见海瑞住处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连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为之悲泣不已,凑钱为海瑞办理丧事。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罢市。海瑞的灵枢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朝廷追赠海瑞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为了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开辟新的旅游景点,丰富旅游内容,经有关部门批准,十三陵特区从年6月开始筹备昭陵的复原修缮工程,年4月正式动工。修缮的主要工程有:明楼木架结构和瓦饰的更换,裬恩殿、裬恩门、两庑配殿、神功圣德碑亭、宰牲亭、神厨、神库的复原修建等。年8月,完成了宰牲亭、神厨、神库以外的全部工程,9月1日,作为旅游景点正式对外开放。年,宰牲亭、神厨、神库也相继竣工。

宰牲亭

昭陵的陵寝制度在十三陵中属中等规模。其神道的设置,从长陵神道七空桥北向西分出,长约2公里。途中建有五空、单空石桥各一座。近陵处建碑亭一座,亭后建并列单空石桥三座。陵宫建筑,朝向为南偏东38°,占地约3.46万平方米。其总体布局亦呈前方后圆之形,宝城前设两进院落,方城下甬道作直通前后的方式,以及裬恩殿、配殿为五间,裬恩门为三间的规制均如泰、康诸陵制度。

及时雨摄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