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来就不缺少盗墓的话题。盗墓这种遭人唾弃的事,小到民间盗墓贼,大到王侯将相都曾干过。大多数人盗墓都是为了金银珠宝,说白了就是为了金钱。比如盗墓界的祖师爷曹操没钱了,就带着士兵亲自上阵,四处掘坟盗宝。那么清朝皇帝乾隆盗墓也是为了钱吗?
提起乾隆,很多人会想到他是个文化界牛皮癣制造者,喜欢在古代名画上盖章、题字,有无数珍稀字画被他的一时兴起给荼毒了;他是我国历史上写打油诗最多的皇帝,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却没一首诗为大众所知;他自封为“十全老人”……这就是乾隆的所有负面形象?当然不是,他还有一个极其不光彩的身份—盗墓贼。
乾隆作为九五之尊的清朝皇帝,过着锦衣玉食、呼风唤雨的日子,就连天下都是他的,怎么会去干盗墓这样有损阴德的事呢?因为有些东西是拿金钱也很难买到的,那就是金丝楠木。
乾隆给自己修建陵墓裕陵时发现金丝楠木稀缺,现种吧,时间不允许,从贵州等地区运到北京吧,花费又太高了。于是乾隆就把主意打到了明十三陵上,想把大殿上的金丝楠木拆下来自己用。
可是作为大清统治者公然盗取明朝的皇陵就会得罪汉人,乾隆自然不敢。况且《大清例律》明确规定:“盗墓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开棺见尸者,绞死。”乾隆贵为一国之君盗墓虽没人敢定他罪,可他也不好意思这样做。于是他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下旨修葺明十三陵,这个方法真的是很“文明”呢!
就这样乾隆打着修护明十三陵的旗号,堂而皇之的进入其中,开始了偷金丝楠木大计。有的建筑被拆除缩水,原本七间的建筑被改为五间,五间的被改为三间,柱网分布被改变,与旧制有了差异。有的建筑被偷梁换柱,金丝楠木被普通木材替代。乾隆甚至还撬了嘉靖皇帝的棺材板,可以说他为了得到宝贝真是煞费苦心。
在修葺明陵过程中,乾隆共计得到了大小金丝楠木件,小件楠木截头折方余尺,改砍糟楠木件……
挖人坟墓,扰人安息本就是禁忌之事,乾隆还把他人墓中之物用在自己陵墓中,用在自己的棺材上,简直就是忌讳中的忌讳。年,在他驾崩年后,裕陵被孙殿英炸开,陵墓中的珍宝尽失,乾隆的遗骸也被弄散架泡在臭水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402.html